专为高三考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爱高三大学介绍大学点评2025年山东建筑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025年山东建筑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2025-07-19作者:花雪泪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专题:

山东建筑大学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山东建筑大学录取规则:

山东建筑大学录取规则

第五章 录取
第十四条 山东建筑大学招生录取工作,按照“招生学校负责,省级招办监督”的原则,在各省(区、市)招生委员会组织下开展。
第十五条 外语语种要求:我校英语、德语专业,要求考生外语语种必须为英语,否则不予录取,其它专业不限外语语种。我校公共外语为英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外语教学为英语,其它小语种考生须改学英语,建议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
第十六条 录取时,往届生和应届生一视同仁;我校所有招生专业无男女生比例限制。
第十七条 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并符合我校专业录取的特殊要求。
第十八条 根据各省(区、市)生源情况调阅考生档案时,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省级主管部门有特殊规定的,按规定的比例调阅考生档案。
第十九条 录取原则
1.综合改革省份录取原则(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海南省)
按当地省级招生部门制定的政策执行,相关专业(类)的选考科目按公布方案执行。按专业组填报志愿的省份,按照“分数优先”原则录取。
2.其他省(区、市)普通文理科专业录取原则
(1)学校根据招生计划,按照各省(区、市)志愿设置和投档原则录取。学校志愿间不设级差。
(2)专业分配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即进档考生按高考投档成绩由高到低,依次按考生所报专业志愿确定录取专业。当考生成绩无法满足本人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时,考生服从调剂,学校将其随机调剂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中;对于按以上原则却无法满足专业志愿且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做退档处理。
内蒙古自治区进档考生,在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若有退档则按投档成绩顺延录取。
(3)出现同分考生时,录取分配专业参考考生的相关科目高考成绩(按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高考科目优先顺序)、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体育测试成绩择优录取或进行专业分配。
3.艺术类专业录取
根据教育部和相关省份有关文件及《山东建筑大学2020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章程》执行。色盲、色弱者一律不予录取。
4.其它
(1)我校同意并执行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的政策规定,并以考生投档成绩进行录取和专业(类)分配。
(2)对实行高考选测或选考科目的省(区、市),我校执行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如某些专业(类)因投档线上按选考科目录取生源不足时,可调剂录取选考其它科目并有专业服从志愿的考生。
(3)定向生招生录取按教育部有关政策规定执行,考生可自愿填报我校定向就业招生志愿,若被录取为定向生,须在入学注册前与我校及定向就业单位签订有关协议,对拒签协议的已录考生,我校取消其录取资格。
第二十条 专业录取的特殊要求
1.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设计、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以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筑学、环境设计等专业不录取色盲、色弱的考生。
2.报考我校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专业的考生,须有美术基础,一经录取不再进行美术加试。考生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建议自行参加美术基础的培训和学习。
第二十一条 录取结果将按照教育部和各省(区、市)的有关要求及规定的形式进行公布,届时考生也可登陆学校本科招生信息网查询。
第二十二条 新生入校后,学校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体检和入学资格等复查。复查不符合条件的学生,取消入学资格。

山东建筑大学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智慧交通(本科)工学交通运输类
增材制造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人工智能(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智能建造(本科)工学土木类
智能制造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环境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城乡规划(本科)工学建筑类
应用统计学(本科)理学统计学类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地理信息科学(本科)理学地理科学类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工学能源动力类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电气类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能源动力类
物联网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美术学(本科)艺术学美术学类
风景园林(本科)工学建筑类
生物工程(本科)工学生物工程类
交通工程(本科)工学交通运输类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工学土木类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建筑学(本科)工学建筑类
土木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软件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通信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机械电子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工业设计(本科)工学机械类
车辆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机械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焊接技术与工程(本科)工学材料类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本科)工学材料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材料类
环境工程(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测绘类
测绘工程(本科)工学测绘类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环境科学(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应用物理学(本科)理学物理学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理学数学类
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德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电子商务(本科)管理学电子商务类
财务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市场营销(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工程造价(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广告学(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社会工作(本科)法学社会学类
法学(本科)法学法学类
会计学(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工业工程(本科)管理学工业工程类
工程管理(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山东建筑大学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高考录取结果公布时间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具体时间因省份、录取批次而异,本科批通常在7月中下旬公布,考生可通过省级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

高考录取结果公布时间规律

高考录取结果公布遵循分批次原则。全国各省份录取批次可分为提前批(含强基计划、专项计划等)、本科批(包含普通本科批、特殊类型招生)、专科批,时间跨度为7月上旬至8月中旬:

提前批录取结果:通常在高考成绩公布后10-15天陆续公布,包含军事类、艺术类、公费师范生等特殊类型招生;

本科普通批:多数省份集中在7月15日-30日开放查询,重点大学录取结果多在中旬后段公布;

专科批录取结果:一般于8月1日-20日发布,部分省份可能延迟至8月底。

山东建筑大学简介

山东建筑大学地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会——泉城济南。

发展历史悠久。学校创建于1956年,时为国家城市建设部在全国兴建的十所土建类学校之一。67年来,学校与齐鲁大地的厚重文化同脉,与铿锵前行的共和国脚步同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凝练特色、培植优势,践行“厚德博学、筑基建业”的校训,形成了“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和“以人为本、自强不息、经世致用、造福桑梓”的办学理念,努力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法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应用研究型大学,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全国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2万名各类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建设行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办学实力强劲。学校占地2400余亩,校舍面积78万平方米。设有21个学院(部),64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7万人。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4个,9个本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评估)。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双语示范课程、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精彩一课”5门,国家一流课程12门,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和团队1个;获批新工科国家级教研项目2项,2020年度获批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1项;获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个。拥有1个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拥有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馆藏图书408.39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02.56万册、电子图书205.83万册。《山东建筑大学学报》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AJ-N)网络首发期刊,被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以及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入选“2022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主要期刊评价指标位于同类高校学报前列。

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235人,其中专任教师1719人,具有博士学位人数为101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9.98%,拥有日本工程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11人,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山东省“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领军人才、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92人次,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教书育人楷模、省高校师德标兵等57人,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等32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其中“土木结构安全与防灾教师团队”“城乡空间设计与绿色技术集成教师团队”获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筑结构移位与加固改造”团队是山东省属高校唯一土木工程方向教育部创新团队。

学科特色鲜明。学校是全国唯一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绿色建筑博士人才培养高校,山东唯一土建类专业全部通过国家专业评估(认证)高校,山东省首个国家产教融合项目实施高校。学校ESI工程学、环境及生态学2个学科居全球前1%,拥有建筑学和土木工程2个山东省一流学科,建筑学列入山东省高水平“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学科。拥有1个共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5个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8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7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文物学会研究基地、2个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新型智库),1个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政法委研究基地等重点科研创新平台43个。其中,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是山东省高校唯一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研究成果丰硕。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大会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奖(人文社科)1项,省部级科研奖142项(其中一等奖22项),现存国家内有效发明专利授权993件。其中,2002年,鹿晓阳教授主持的《等壁厚弯管塑性成形理论及其工艺工装设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王崇杰教授主持的《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在建筑中利用的关键技术应用与开发》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刘甦教授主持的《面向区域的建筑学专业创新性、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张鑫教授主持的《建筑物移位改造工程新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是山东省唯一在建筑学、土木工程领域均获国家科技奖高校;2023年,崔艳秋教授主持的《“数字转型、五维重构”的土建类专业新形态课程探索与实践》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近五年,教师发表(收录)SCI、SSCI、A&HCI、EI、CSSCI等论文15545篇,学校年均科技活动经费2.46亿元,主持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5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45项,其中,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课题)5项、省级重大重点项目31项。2019年,崔东旭教授主持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村镇社区空间优化与布局”,获批经费3508万元,是目前我省城乡规划领域承担的最高层次的重大项目;2020年,张鑫教授主持的“既有结构性能评估与加固改造基础研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实现了学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的突破;2021年,于德湖教授主持的“绿色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关键技术、成套装备及应用”获批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获批经费3000万元,是目前我校获批资助经费最大的省级项目;2022年,陈飞勇院士主持的“管道污垢沉积/清洁模型及其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获批经费300万元,实现了我校国际合作研发领域工作取得的新突破。

对外合作宽广。学校积极推进开放办学,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校际关系,与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高校在土木建筑领域举办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国外多所大学合作开展“2+2”“3+1”“3+2”等模式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招收土木工程、工商管理等专业的来华留学生,目前有30多个国家的外籍师生在校工作或学习。学校先后与100余家政府、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主持完成世界上最重最高、国内最远建筑平移工程,主持或参与制定60余部国家与省建设行业规范标准,完成了100余项国家和省市大型工程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建成山东高校首个雄安新区教学实践基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事业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撑。近五年,主参编国家、行业、地方和团体标准193部,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开发、咨询、服务和专利转让(许可)合同2066个,到账经费2.8亿余元;学校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产学研基地,一期工程已竣工验收,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开启了学校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和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

文化底蕴深厚。学校重视文化建设,打造“筑基讲坛”文化育人品牌,82期讲坛先后邀请了80余位行业精英、学术大师、政界领导走上讲坛,为建大师生传播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筑基讲坛已经成为建大师生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建大校园的文化盛宴。构建“四馆、两带、一廊”的校园文化格局,诸子先贤景观与建筑文化长廊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建有建筑平移技术展馆、地图地契展馆、山东民居展馆、铁路建筑展馆等特色建筑博物馆,入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绿色校园经典案例,学校被评为山东省建筑科普教育基地,被列入山东省系列博物馆规划。学校主持建成国内第一座竖直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示范工程、国内第一座太阳能综合利用学生公寓,主持建成国家首个钢结构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学校综合教学楼。学校校园已成为饱含时代活力和现代气息的师生文化家园和建筑博览园,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环境满意度”位列山东高校前3强。

学生素质优良。学校着力培养“基础实、适应快、能力强、素质高”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根据第三方调查,学校的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匹配度达到了94.5%,居全省高校之首。学校是全国建筑类高校就业联盟发起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多年保持在全省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度9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满意度98%以上,毕业生对母校推荐度高于全国本科院校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2021年山东就业市场人才发展报告》本科毕业生市场化薪酬居山东省属高校第二,荣获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山东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等国家级、省级就业创业荣誉称号20余项。学校重视学生科技创新、文化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近三年在“互联网+”、“挑战杯”、数模、电子设计等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2300余项,同时学校多次获评山东省“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从学子到校友,从校院到社会,22万建大校友遍及齐鲁,辐射全国,他们中有工程大师,有行业精英,有政府领导,校友永远是学校最大的品牌和骄傲。

抢抓新机遇,开启新征程。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遵循高等教育“四个服务”发展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力“十四五”规划,扎实推进“六大工程”,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向着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砥砺奋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5年山东建筑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2gaosan.com 【爱高三】皖ICP备18021724号-6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